“酒越飲越暖,水越喝越寒。”似乎喝酒可以取暖已被許多人認可。不少酒友還振振有詞,“喝酒能產生熱量,冬季喝酒能幫助人抵御嚴寒。”
但是飲酒對糖尿病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不當飲酒對于糖尿病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有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平時非常的喜歡喝酒,有飲酒嗜好。
那么喝酒對糖尿病有什么危害呢?
喝酒對糖尿病的危害:
1、長期飲酒視力下降更快
為了解飲酒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在長達5年半的跟蹤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和不飲酒者相比,每周適量飲酒的人,出現糖尿病眼病的幾率雖然沒有改變.但視力下降幅度更大、速度更快。
2、引發各種并發癥
酒精的熱量明顯高于同重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導致患者血糖波動,繼而加重血糖代謝紊亂,加速各種并發癥的進程。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此外,酒精對某些降糖藥物有干擾作用,服藥前后飲酒會削弱藥效,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由于糖尿病患者飲酒造成的危害難以逆轉,所以戒酒和限酒越早越好。尤其是血糖控制欠佳,合并肝膽疾病者,或在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嚴禁飲酒。
3、空腹喝酒容易造成低血糖
空腹時,酒精會抑制糖質新生作用、抑制肝糖的分解、減低胰島素抗性,造成低血糖。且少量的酒精即可能引發此機制,對于已服用降血糖藥物的病人尤其危險。因此,不空腹飲酒,是糖尿病病患飲酒的一大前提。
4、 飯后飲酒導致血糖偏高
與空腹飲酒不同,飯后飲酒會使周邊胰島素的抗性增加、刺激肝醣分解而造成飯后血糖偏高。對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特別是有高血糖急癥之高危險群者,更有造成糖尿病酸血癥之可能。所以,血糖控制良好,是糖尿病病患飲酒的第二大前提。
5、飲酒增加其他糖尿病相關的風險
過度飲酒會增加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增加胰臟炎的發生率,提高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