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暨企業研究院「創業路·創新道」第三屆創新創業大賽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辦了全國總決賽。自2021年11月11日啟動起,歷經招募、海選及初賽環節的激烈角逐,最終糖吉醫療憑借其率先研發的面向代謝性疾病人群可內鏡介入新技術“胃轉流支架系統”,成功摘得總冠軍及創新創業獎兩項桂冠。
本屆大賽始終堅持發揮眾扶平臺作用,幫助17,000+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暨企業研究院優秀創業者和投資方搭建集中展示交流平臺、整合鏈接創業服務資源,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熱烈回應,吸引了全國上百個先進創新創業項目踴躍報名。大賽邀請了各領域具有杰出成就和豐富經驗的業界專家、企業領袖及著名學者擔任賽事評委,并由研究院優秀企業家組成顧問團隊,歷經層層篩選,12個創意新穎、極具市場前景及投資價值的參賽項目脫穎而出,進入全國總決賽,最終糖吉醫療“胃轉流支架系統+互聯網醫療慢病管理平臺”項目奪得了本次大賽并列總冠軍及創新創業獎兩項榮譽。該項目以面向代謝性疾病領域的創新技術—“胃轉流支架系統”為切入點,形成醫療器械產品線下介入治療+置入后長期線上管理的醫療服務閉環,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定制化服務,幫助其實現長期代謝性疾病管理與治療。
大賽評委、貝恩咨詢(Bain & Company)全球合伙人、亞太區兼并購業務主席梁靄中先生坦言,此前就已針對“胃轉流支架治療代謝病”項目的深度價值進行了充分解析,他非常看好該項目未來的發展機會。大賽評委、普華永道合伙人、主管普華永道華南區融資與并購業務、主管普華永道貴州公司業務的陳春女士表示:“糖吉醫療提交的項目材料結構完整、數據詳實,且該項目所處賽道具備可持續發展空間,長期市場前景廣闊。”
伴隨經濟發展與社會老齡化,代謝性疾病的患病率顯著上升,已成為威脅全人類的重大疾病。根據2021年6月英國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的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顯示[1],肥胖伴發代謝性疾病中 2 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發病率也處于不斷上升狀態。在中國亦是如此,以糖尿病為例,2021年我國糖尿病人數以及未診斷糖尿病人數均排名全球第一[2],嚴重影響人民健康和社會發展。現階段這類疾病的治療方案多依靠生活方式干預和外科代謝手術進行治療,然而代謝手術效果雖顯著,卻會給臟器造成不可逆的結構性改變及損傷,且適應癥也相對嚴苛,仍然難以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因此,加強代謝性疾病創新實用醫療技術研發已是勢在必行。
正是著眼于此,糖吉醫療樹立了“開拓治療代謝性疾病的新途徑”的宏大愿景,全力投入到創新技術研發之中。目前,其拳頭產品“胃轉流支架系統”已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為三類創新醫療器械。總計獲得了國內外專利二十余項,已與北京、南京、天津、西安、杭州等多家國內知名三甲醫院開展臨床試驗。該產品上市后將有望填補以內鏡介入方式治療代謝性疾病這項醫學領域的空白,這對我國創新醫學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胃轉流支架系統”是通過無痛胃鏡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置入一個套管隔離食糜,置入后,來自胃內的食物由套管腔內通過,膽汁及胰液隔離在套管外,使得膽汁胰液和食物“分流”,阻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從目前的試驗結果來看,受試者在置入產品 3 個月后,額外體重、糖化血紅蛋白、肝臟硬度等代謝性疾病指標均得到顯著下降。隨著臨床試驗的不斷深入,“胃轉流支架系統”臨床價值逐步凸顯,相關創新優勢也不斷涌現,其因創傷小、易操作、不損傷人體結構、輕松取出、可重復置入等優勢,在肥胖癥、2 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謝性疾病的干預中顯示出廣闊醫療應用前景及巨大的市場投資價值。
然而代謝性疾病這類慢性病,僅靠介入治療遠遠不夠,術后長期康復管理亦是諸多患者的需求痛點。如今,數字療法逐漸被醫療界認可,也進一步推進了糖吉醫療數字化健康管理服務平臺的落地。該平臺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通過數據采集、疾病風險評估、生活方式干預,實現在“胃轉流支架系統”介入治療后科學、有效地幫助病患人群獲得較高生活質量。目前,糖吉醫療仍在不斷加深與國內外知名醫學專家的技術交流,共同摸索多元化數字診療路徑。
在健康中國的重大戰略目標下,探索和推進代謝性疾病領域的創新治療技術任重道遠,糖吉醫療仍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創新的產品、穩定的品質和卓越的服務,持續為“幫助全球代謝性疾病患者解除病痛、重拾健康、幸福自我”的偉大愿景而奮斗。
參考資料:
[1]《IDF全球糖尿病概覽》(第10版)
[2] Xiong-Fei Pan, et al. 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in China. 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 VOLUME 9, ISSUE 6, P373-392, JUNE 0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