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朋友,小小的(胖胖)的腦袋里總會充滿大大的疑問:
為啥別人干吃不胖,我吃一點點就長胖?
明明吃的不多,怎么還是胖?
半年沒吃肉了,咋一斤肉沒掉?
...
要解答這些疑問,得搞清楚一個問題:我們吃的食物,是怎么一步步變成身上的囔囔肉的?
囔囔肉的原料,來自哪兒?
古人說:“位仙者,吸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為能長壽。”
初中生物學知識(小皮鞭抽起來,忘記的同學悄悄翻下書)告訴我們,植物借助葉綠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太陽輻射的能量,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而動物在食用植物時,實際上是從植物間接吸收利用太陽輻射能。人類食用動植物性食物,自然也是間接的吸收利用了太陽能。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咱跟仙人的待遇也差不多啊,都吸收了日月之精華。
而咱身上囔囔肉的原材料,主要來自動植物體內的三大產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所以,喝水都能長胖是不存在的,水本身不提供能量。沒有產能物質,喝再多水,也制造不出囔囔肉。
產能原料是怎么變成肥肉的?
我們平常吃的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要不是同事攔著,我還能繼續背)......中的三大產能物質被人體吸收后,又是怎么變成身上的囔囔肉呢?
一般來說, 每人每天消化吸收的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最終分解物)約為300克,但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總共只有3~5克,很少且非常穩定,即便是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也不足10g。
如果你咔咔吃掉一個10寸的大蛋糕,那短期內被吸收的葡萄糖就遠不止300克了,血液中留下幾克,那剩下的葡萄糖怎么辦呢?
別著急,人體還是很奇妙的。
葡萄糖除了直接進入血液,還會有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貯存在肝臟和肌肉中。但是肝臟和肌肉中貯存的糖原也有限啊,畢竟一個成年人的肝臟也就一公斤多點,每天躺著坐著葛優癱著不愛動的胖友(好吧,我承認是我自己)的肌肉也不是特別發達。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過剩的葡萄糖就會在肝細胞胞液中通過大名鼎鼎的三羧酸循環(劃重點,后面還要考)合成脂肪(甘油三酯),以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輸出到血液中,并運至脂肪組織儲存起來。
可怕的是,「走這條路」的葡萄糖非常多。準確的說,在理論上可以無限多,也就是說,不論你吃多少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為葡萄糖), 都可以用于合成脂肪。
這就是為啥很多人減肥不敢吃碳水的原因,碳水的長肉能力可真是杠杠滴。
那蛋白質又是怎么悄悄變成你小肚子上的肉肉的呢?
蛋白質被分解成氨基酸后被人體吸收,最先儲存在人體各組織、器官和體液中。進入細胞的氨基酸,主要被利用來重新合成人體蛋白質,更新和修復各大器官和組織。比如你做個飯,菜沒切著反而把手割了,好在沒幾天就能長好,蛋白質功不可沒。
咱中國人跌打損傷、手術、生孩子后總喜歡吃點大魚大肉補補身子,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長期攝入過量的蛋白質,會導致蛋白質過剩,畢竟身體也沒那么多組織需要去修復,手再笨,也不至于天天被剁吧!
這咋整?神奇(可怕)的是,多出來的氨基酸也可以通過大名鼎鼎的——三羧酸循環轉化成糖原或者脂肪,為囔囔肉的合成繼續添磚加瓦。
最后該講脂肪了。
一般來說,人體每天代謝需要的脂肪是不多的,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每天烹調用油是25-30g。實際上,你早上一個蔥油拌面一根油條、中午一大盤紅燒肉、晚上又搓一頓燒烤,再加上食物本身就含有的脂肪,這油脂攝入量可是相當可觀的。
出來混總歸要還的,多出來的脂肪就在脂肪組織和肝臟中轉化成人體的脂肪。可怕的是,脂肪細胞可以不斷地儲存脂肪,至今人類還沒發現其吸收脂肪的上限。人體可以不斷地將攝入過多的脂肪堆積成脂肪,讓你越來越胖、越來越重。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吃成一個保時捷,如果你還不滿足,你還可以把自己吃成一輛房車……
說到這兒,有小伙伴急眼了:這可咋整?雖然買不起豪車,咱也不愿意自己變成保時捷啊!別慌,能量的幾個出口,在下期文章里都給你總結好了,依然是不要錢。
參考文獻
[1]朱大年.生理學[M].第 9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查錫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M].第 9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3]楊月欣.葛可佑. 中國營養科學全書[M]. 第 9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