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英國醫學雜志》(BMJ)刊發了「中國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該研究抽樣調查了2015-2017年間中國大陸所有31個省級行政區共75880名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數據。根據ADA標準,診斷出糖尿病患者9772人,其中包括新診斷患者5308人,可以看出,半數患者在調查前還「蒙在鼓里」。
此外,診斷出糖尿病前期(即糖調節受損)27230人,據此估算,近5億人處于糖尿病前期!當你坐著玩手機、吃炸雞漢堡冰激凌的時候,糖尿病很可能已經盯上了你。
別慌,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轉的,飲食要注意這9點。
1、多吃蔬菜
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對滿足人體微量營養素的需要、保持人體腸道正常功能以及降低慢性病的發生風險等有重要作用。而且蔬菜中的膳食纖維不升高血糖,還有飽腹效果可以幫助控制體重。
中國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攝入蔬菜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1/2,保證餐餐有蔬菜。
2、少吃高淀蔬菜
前面說多吃蔬菜,但是也有例外。一般來說,蔬菜都是低糖低熱量的,但是很多根莖類蔬菜的淀粉含量也很高,熱量可能接近甚至超過了主食,菜里出現了它們要注意減少主食的食用量,或者偶爾用它們來代替主食。
常見的淀粉類蔬菜包括白土豆、紅薯、芋頭、山藥、蓮藕、玉米、南瓜。
3、天天吃水果
雖然水果比較甜,但是不意味不能吃。水果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每天應該保證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注意,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黑莓、樹莓、蔓越莓、楊桃、牛油果、檸檬、青檸都是含糖量低于5%的水果,每天吃半斤的話,吃進去的糖分也在12.5g以內,哪怕是血糖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也不用擔心,可以正常吃。
4、適度吃全谷物
全谷物是指完整、碾碎、破碎或壓片的谷物,其基本組成包括淀粉質胚乳、胚芽與皮層,各組成部分的相對比例與完整穎果一樣。與精制谷物(精制米、面)不同,全谷物完整保留了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成分。
大麥、燕麥、黑麥、玉米、高粱、青稞、小米、薏米、粟米、蕎麥,都屬于「全谷物」。
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全谷物50~150g,全谷物可以直接替代主食,也可以搭配精白米面。比如早餐可以喝小米粥、八寶粥(不加糖)、玉米粥等,午餐可以在白米中加一些糙米、燕麥、紅小豆、綠豆等烹制米飯。
5、適當補充堅果
堅果中的脂肪酸往往是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n-6系、n-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比較少。此外堅果還是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并且富含豐富的鎂和維生素E。
每天一小把堅果即可滿足一日的營養需求,比如核桃、開心果、腰果、花生、葵花籽等,記得選擇無鹽的。
6、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可以幫助提高飽腹感并減慢碳水化合物進入血液的速度,幫助維持血糖平穩。
理論上成人每天攝入約30g蛋白質就可以滿足零氮平衡,但從安全性和消化吸收等其他因素考慮,成人按0.8g/(kg.d)攝入蛋白質為宜。
瘦肉、禽肉、魚蝦、蛋、奶、大豆都是蛋白質的來源。動物性蛋白質質量好,利用率高,但同時富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而植物性蛋白利用率較低。因此,注意蛋白質互補,適當進行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7、避免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會快速升高血糖,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不喝或者限制飲用含糖飲料。比如蘇打水、汽水、加糖的咖啡、運動飲料、果酒、檸檬水或者甜茶,即便是100%果汁,也是不推薦的。人造甜味劑對糖尿病前期的影響尚不確定,不建議飲用。
8、限制糖的攝入
學會閱讀營養標簽,了解食品或者飲料中添加了多少糖分是非常重要的。許多食品會添加糖,比如餅干、糖果、糕點、果凍、果醬、酸奶等,糖類能量占比低于5%意味著低糖,如果高于20%果斷舍棄。
9、不要漏掉早餐
在都市較快生活節奏下,很多人習慣了少吃甚至不吃早餐。起床后2小時內進食,可以幫助維持血糖的平穩。而不吃早餐會造成午餐吃得更多或者吃更多垃圾食品,造成血糖的大起大落。